

-
首页
-
技术与产品
- 智能硬件
- 工业互联
- ꁇ 边缘网关
- ꁇ LoRaWAN组网
- ꁇ 电力线载波通讯模组
- 电力
- ꁇ 一键顺控装置
- ꁇ 底盘车物联网控制器
- ꁇ 机械特性监测装置
- ꁇ 低压综保控制模块
- 智能硬件
- 新能源
- ꁇ 清洁机器人控制器
- ꁇ 逆变器数据采集网关
- ꁇ 红外抄表采集装置
- ꁇ 储能EMS管理机
- ꁇ 就地显示屏
- 平台软件
- ꁇ 成套设备在线监测平台
- ꁇ 智能开关柜专家诊断系统
- ꁇ 母线槽智能在线监测平台
- ꁇ 光伏清洁机器人远程运维平台
- ꁇ 光伏电站远程运维平台
- ꁇ 新型储能管理系统EMS
- AI智能体
- ꁇ 智能画图机器人
-
解决方案
- 新能源
- 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控制和运维解决方案
- 分布式光伏电站远程运维解决方案
- 新型储能管理系统(EMS)解决方案
- 直流电源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
- 电力
- 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智能开关柜整体解决方案
- 智能环网柜整体解决方案
- 真空断路器智能化解决方案
- 操作机构机械特性在线监测装置解决方案
- 母线槽智能在线监测解决方案
- 低压综保模块智能解决方案
- 工地临时配电箱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机械装备
- AIoT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
- 变频器远程运维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水泵物联网软硬件解决方案
- 科研仪器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智能割草机远程控制物联网解决方案
- 工业缝纫机物联网解决方案
- 电梯空调远程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
- 码头卸船机远程运维物联网解决方案
- 锯床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矿山机械远程运维物联网解决方案
-
成功案例
- 电力
- 新能源
- 机械装备
-
新闻中心
- 公司新闻
- 行业新闻
-
关于我们
- 公司简介
- 联系方式
- 加入我们
- 咨询服务


-
首页
-
技术与产品
- 智能硬件
- 工业互联
- ꁇ 边缘网关
- ꁇ LoRaWAN组网
- ꁇ 电力线载波通讯模组
- 电力
- ꁇ 一键顺控装置
- ꁇ 底盘车物联网控制器
- ꁇ 机械特性监测装置
- ꁇ 低压综保控制模块
- 智能硬件
- 新能源
- ꁇ 清洁机器人控制器
- ꁇ 逆变器数据采集网关
- ꁇ 红外抄表采集装置
- ꁇ 储能EMS管理机
- ꁇ 就地显示屏
- 平台软件
- ꁇ 成套设备在线监测平台
- ꁇ 智能开关柜专家诊断系统
- ꁇ 母线槽智能在线监测平台
- ꁇ 光伏清洁机器人远程运维平台
- ꁇ 光伏电站远程运维平台
- ꁇ 新型储能管理系统EMS
- AI智能体
- ꁇ 智能画图机器人
-
解决方案
- 新能源
- 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控制和运维解决方案
- 分布式光伏电站远程运维解决方案
- 新型储能管理系统(EMS)解决方案
- 直流电源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
- 电力
- 成套设备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智能开关柜整体解决方案
- 智能环网柜整体解决方案
- 真空断路器智能化解决方案
- 操作机构机械特性在线监测装置解决方案
- 母线槽智能在线监测解决方案
- 低压综保模块智能解决方案
- 工地临时配电箱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机械装备
- AIoT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
- 变频器远程运维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水泵物联网软硬件解决方案
- 科研仪器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智能割草机远程控制物联网解决方案
- 工业缝纫机物联网解决方案
- 电梯空调远程监控物联网解决方案
- 码头卸船机远程运维物联网解决方案
- 锯床在线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
- 矿山机械远程运维物联网解决方案
-
成功案例
- 电力
- 新能源
- 机械装备
-
新闻中心
- 公司新闻
- 行业新闻
-
关于我们
- 公司简介
- 联系方式
- 加入我们
- 咨询服务
【轨物推荐】Google Gemini for Education-AI时代交互式学习和教育王者归来
Hello,大家好,我是人月聊IT。今天聊下AI时代的交互式学习,在前面我专门分享过秘塔推出的今天学点啥这个新功能。今天聊下Google Gemini新推出交互式学习和教育新功能。
对于Google Gemini我前面专门推荐过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功能,包括有好几篇公众号文章均来源于Google的深度研究,而今天要讲的就是新推出的学习辅导这个功能,自己简单试验了下,感觉是一个王炸级别的功能。这个功能将适合个体对任何新知识新领域的学习。这个功能不是简单告诉你一个答案或最终的结果,而是渐进式的,引导式的让你真正搞清楚你要学习内容的本质和原理,而这也是我们学习最需要的。
谷歌宣布推出全新AI工具套件Gemini for Education,基于其最新一代Gemini2.5Pro模型,为全球师生提供免费、强大且高效的学习与教学支持。这一举措旨在通过AI技术赋能教育工作者和学生,打造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。Gemini for Education是谷歌专为教育社区量身定制的AI工具,集成于Google Workspace for Education平台,面向所有使用该平台的学校免费开放。
大家注意,实际这个引导式学习仍然是基于emini2.5Pro大模型,只是内部做了一个基于提问者问题的启发式提问,引导,交互式学习的调教。
怎么讲呢?
就是AI不是一次性的把所有问题答案全部抛给你,而是基于知识本身的学习曲线,基于你已有的历史知识储备,一步一步的引导你从理解基本的概念开始,然后准备给出具体完整的回答。我前面谈到通过秘塔AI提供的今天学点啥进行交互式学习。
但是秘塔AI提供的今天学点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引导式学习,比如很简单,如果将要学习的内容分为六个章节,秘塔AI的当前实现逻辑并不会说根据第1章学习情况动态的去优化和调整后续章节的学习内容。但是引导式学习不一样,这个完全会基于前面的交互对话内容,对后续学习内容动态调整。简单来说:
AI给你讲一个当前知识,如果发现你这个知识无法理解,那么AI就超前追溯这个知识的前导知识,前导知识还不理解,那么就继续朝前追溯前前导知识,直到你理解了所有内容后,再从当前知识开始讲后续的扩展知识,一步步的讲解。
而这种引导式学习方式正是我们需要的知识学习方式,AI比人有耐心,AI也不会说你是一个笨蛋,你按照AI的引导一步步的展开学习就可以了。我在想如果你所有学习都是这种方式AI辅助完成了,那么AI可以做到完全了解你,绘制出你个性化的知识脉络地图。并在后续新知识学习和对话中,快速地给出最适合你的学习路线。
这个东西做好了,完全是一场AI下的学习的革命。
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简单例子,比如我现在想学习跨数据参考Cube的基础知识。
下面是Gemini输出内容
很高兴能和你一起探讨数据仓库里的 Cube!你已经有了数据库和 SQL 的基础,这非常好,因为数据仓库和数据库联系非常紧密。我们可以把数据库看作是记录日常交易的账本(比如每一笔订单),而数据仓库则更像是一个专门为分析和决策准备的超级报表系统。Cube(数据立方体)就是这个超级报表系统的核心模型。为了更好地理解 Cube,我们可以分三步走,你觉得怎么样?
先搞清楚 Cube 的两个核心“主角”:维度(Dimensions)和度量(Measures)。
然后,我们用一个销售数据的例子,直观地看看 Cube 和你熟悉的数据库表有什么不一样。
最后,我们再聊聊怎么像玩魔方一样“操作”这个数据立方体(比如切片、下钻等分析动作)。
我们先从第一步开始吧。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超市的销售数据集。你认为,哪些信息是用来描述一笔销售的(比如,什么时候卖的、在哪个城市卖的、卖的是什么商品),而哪些信息是用来衡量这笔销售的数值(比如,卖了多少钱、卖了多少件)?
下面是Gemini输出内容
你说的完全正确!你的理解非常到位。在数据仓库里,我们给这些概念起了专门的名字:
- 维度 (Dimension):就是你提到的那些“描述销售”的方面,它们是我们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角度。比如:
- 时间维度 ️ (购买时间)
- 地理维度 (购买城市)
- 商品维度 ️ (商品名称)
- 客户维度 (购买客户)
- 度量 (Measure):就是你提到的那些“衡量销售”的数值,它们是我们关注的具体业务指标。比如:
- 销售数量 (购买的数量)
- 销售总额 (购买的总金额)
维度和度量是构建数据立方体 (Cube) 的基石。
好,第一步我们已经轻松完成了!接下来,我们进入第二步,看看这个 Cube 和你熟悉的数据库表到底有什么不同。假设我们有下面这样一张数据库表,记录了原始的销售数据:
这张表非常清晰,记录了每一笔交易。但如果你的老板想问一个问题:“一月份,牛奶和面包在北京和上海的总销售额分别是多少?”用这张表,你当然可以通过 SQL 查询(比如用 GROUP BY)来回答。但如果老板接下来又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,每次都去查原始表就会很慢,效率也不高。而 Cube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。它会预先把数据按照维度和度量组织好,就像下面这样:想象一个二维表格,行是商品维度(牛奶、面包),列是地理维度(北京、上海)。表格的每个单元格里填的就是度量(总销售额)。
看到这个表,是不是一眼就能回答老板的问题了?现在,我们来增加一个维度。如果老板还想看不同时间(比如1月15日和1月16日)的销售情况,你觉得我们这个二维表格会变成什么样子?
下面是Gemini输出内容
完全正确!这正是“数据立方体”(Cube)这个名字的由来。当我们只有一个维度(比如商品)时,数据是一条线。当有两个维度(商品和地理)时,它是一个面(我们刚才的二维表)。现在加上了时间维度,它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立方体 。我们可以这样想象这个立方体:
- X轴 (横向):地理维度 (北京, 上海)
- Y轴 (纵向):商品维度 (牛奶, 面包)
- Z轴 (深度):时间维度 (1月15日, 1月16日)
立方体里每一个看不见的小方块,都存着一个度量值(总销售额)。比如,坐标为 (北京, 牛奶, 2023-01-16) 的小方块里,存的数值就是 18.00。你看,Cube 把杂乱的流水账数据,变成了一个结构清晰、可以即时查询的模型。这就是它的核心价值。
好了,现在我们进入最有意思的第三步:怎么像玩魔方一样“操作”这个立方体。这些操作在数据分析里统称为 OLAP (联机分析处理) 操作。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叫做 切片 (Slice)。这个动作就像切蛋糕或切面包一样,我们沿着一个维度切下固定的一片来观察。比如,老板只想看 “1月16日” 这一天的所有销售情况。如果我们对这个立方体,沿着“时间维度”切下“1月16日”这一片,你觉得我们看到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?
下面是Gemini输出内容
你说的太对了!切下一片之后,三维的立方体就又变回了我们熟悉的二维平面表格。操作:切片 (Slice)
- 动作: 选择一个维度,并为该维度挑选一个特定的值。
- 例子: 时间 = "1月16日"
- 结果:| | 北京 | 上海 || :--- | :--- | :--- || 牛奶 | 18.00 | 6.00 || 面包 | 8.50 | 0.00 |(注意:1月16日上海没有卖面包,所以销售额是0)
好,切片我们掌握了。接下来是另一个很像的操作,叫做 切块 (Dice)。如果说“切片”是切下一整片面包,那么“切块”就是从面包上切下一小块。它允许我们对多个维度进行筛选。比如,老板现在更关心具体的细节,他想看:“1月份,北京地区的牛奶” 的销售情况。这个操作会同时在两个维度上进行筛选:
- 地理 = "北京"
- 商品 = "牛奶"
如果我们对这个立方体进行这样的“切块”操作,最后得到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?它还剩下几个维度?
下面是Gemini输出内容
你的思考非常有深度,完全抓住了“切块”的精髓!你说的没错,我们筛选掉了“地理”和“商品”两个维度,所以分析的焦点就落在了剩下的时间维度上。操作:切块 (Dice)
- 动作: 选择多个维度,并为这些维度挑选特定的值。
- 例子: 地理 = "北京"并且商品 = "牛奶"
- 结果:因为只剩下一个“时间”维度,所以结果不再是一个面,而是一条线,或者说一个列表:
- 1月15日: 12.00
- 1月16日: 18.00
非常好!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立方体上切片和切块。最后,我们再来看一对非常有用的孪生操作:下钻 (Drill-Down) 和 上卷 (Roll-Up)。这两个操作不改变维度的数量,而是在同一个维度的不同层级之间切换。下钻 (Drill-Down)这个操作就像使用放大镜,让我们能看到一个维度内部更精细、更具体的数据。比如,我们的“时间”维度可以有不同的层级:年 -> 季度 -> 月 -> 日。假设我们一开始只看到了“2023年1月”的总销售额。现在我们想看得更细,想知道 “1月15日”和“1月16日” 分别卖了多少。这个从“月”的层级深入到“日”的层级的动作,就叫做“下钻”。这个从“月份”看到“具体日期”的操作,就像用放大镜看数据一样。你觉得反过来的操作应该叫什么?比如,我们看完了每天的数据,想把它们汇总起来看“整个月份”的总数据。
下面是Gemini输出内容
Bingo! Exactly right. 它就叫做 上卷 (Roll-Up) 。<br/>操作:上卷 (Roll-Up)
- 动作: 将数据从一个精细的层级汇总到一个更粗略的层级。
- 例子: 将“日”层级的数据汇总到“月”层级。
- 结果:我们把“牛奶”在北京1月15日 (12.00) 和1月16日 (18.00) 的销售额数据,汇总起来,就得到了1月份的总销售额 (30.00)。
总结一下你看,我们就这样一步步地把 Cube 这个概念给“征服”了!
- 核心元素: 我们知道了 Cube 由维度(观察数据的角度,如时间、地点)和度量(被观察的数值,如销售额)组成。
- 核心结构 : 我们明白了 Cube 是一个多维结构 ,它预先计算和存储了数据,让我们能极快地从不同角度进行查询,远比在原始数据库表中用 GROUP BY 要快。
- 核心操作 : 我们还学会了像玩魔方一样分析数据:
- 切片 (Slice) : 看一个维度的一个面。
- 切块 (Dice) : 看多个维度交叉下的一个小方块。
- 下钻 (Drill-Down) : 深入到更细的层级看细节。
- 上卷 (Roll-Up) : 汇总到更粗的层级看概况。
这四个操作是数据分析师最常用的基本功,可以让你像侦探一样,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定位问题和发现规律。这个从数据库表到交互式数据立方体的过程,你觉得清晰吗?有没有哪个环节想重新回顾一下?如果你对这部分已经很有信心了,我们下一步就可以聊聊:在数据库层面,我们是如何设计表结构(比如星型模型 Star Schema)来支撑这个 Cube 的。这也正好能把你已有的 SQL 知识和数据仓库连接起来。
以上即对Gemini for Education的简单测试,右边是我的回复,文字是AI一步步引导我输出的内容。我只能说相当强大。这个完全就是我们需要的学习方式。类似很多如何看懂财务报表,如何看懂K线图,如何理解?这些书感觉没有出版的必要了。
来源:该文章来自《人月聊IT》微信公众号
业务咨询
林经理:13805789089
蔡经理:15757108234
程经理:13624266840
技术咨询
曾工:15958187876